中媒聯動☆傳媒聯盟 2014-04-16 重要通知與聲明  2020年精選20個創業好項目——期待與您早日聯手合作共贏  僅需5.8萬元就可通過CCTV點睛播出1個月和通過GJTV等百家媒體聯合常年展播  評選與出版《當代百名書畫藝術名家抗疫作品展》的活動通知 五秒電視廣告只需五十元☆本項目正在誠征各地代理 點此查看加盟合作☆本站人才招聘公告  
當前位置: 主頁 > 藥監 >

武陵源區發現幾乎絕跡的名貴中草藥“子上葉”

時間:2018-04-19 17:07 來源: 中國創業在線據張家界作者: 中國創業在線據張
中國創業在線據張家界報道 近日,張家界市非遺普查組在武陵源鑼鼓塔街道鑼鼓塔社區發現世界瀕危植物“子上葉”。
  中國創業在線據張家界報道  近日,張家界市非遺普查組在武陵源鑼鼓塔街道鑼鼓塔社區發現世界瀕危植物“子上葉”。



張家界武陵源區發現的子上葉。
   
    普查組是在一個名叫湯輝元的老草藥郎中家里發現的。湯輝元今年63歲,自幼喜愛打獵、采集中草藥,他足跡踏遍武陵山脈,采集的藥物有鐵皮石斛、天麻、四兩麻、人生、田三七等。他一生積德行善,給人看病從不收取報酬。他打獵不用刀槍,主要是放“套子”,根據動物的生活、活動習慣判斷活動和棲息地點,一般是捉了放,放了捉,很少拿到集市換錢。今年4月上旬,他在楊家界采藥,發現一只母黃麂在石壁上舔,悄悄走近一看,原來母麂在舔匍匐在石壁上長得很矮的小草。他想起他師父的師父告訴過他,這小草叫”子上葉”,可治各種骨病、通氣活血、還可以治療不孕不育,是非常難采到的絕門好藥。只有有緣人才能遇見。于是,他放了捕獵的“套子”,攀到石壁上采了大概不到半斤的“子上葉”回家。
    據湯輝元介紹,“子上葉”只有紅色砂石峰的懸崖陡壁上才有,其生長條件十分苛刻,一般長在上午向陽,有點沁潤的石峰上。普查組按照湯輝元的提示,在楊家界纜車上,看見一些砂石峰墻的絕壁處,果真匍匐生長著一小塊一小塊、小的可憐的“子上葉”,他們可能是與這些峰林互生共長,到現在至少應該是千年“壽星”了吧!
   
    鏈接
     
    據地質學家、考古學家、醫藥學家介紹, 武陵源區 境內保存孑遺植物較多。中生代白堊紀至第三紀形成的被子植物科數占世界被子植物科數的29.8%,其中最原始離心皮類的被子植物有5屬11種。中生代白堊紀植物有金縷梅科、樟科等;新生代第三紀植物有八角楓科、七葉樹科、蘭果樹科、山茶科、旌節花科等。其中古老植物有八角科、五味子科、毛茛科、金粟蘭科、楊柳科、樺木科、榛科、殼斗科、桑科、榆科、核桃科、杜仲科、鐘萼木科、領春木科、珙桐科、大血藤科等16科。著名的第三紀孑遺植物鵝掌楸(馬褂木)散生于原始次生林中。中草藥資源十分豐富。
境內花草繁多,更有別具觀賞、藥用和經濟價值的奇花異草,如龍蝦花、卷柏、臘梅等。
    龍蝦花。鳳仙花科,草本。廣布于金鞭溪、畬刀溝、十里畫廊、西海等陰濕地。以花瓣組合似蝦而名。其旗瓣和翼瓣組合似蝦頭,唇瓣囊狀似蝦身,花基部延長內彎(或下彎)似蝦尾。春發芽,夏成苗,秋開花。小花稱“米蝦”,中花叫“河蝦”,大花謂“對蝦”,梗長者名“青絲吊龍蝦”,花色金黃的為“黃金鳳”。當地人以其顯目的大花種概稱為“龍蝦花”。花金黃或橙黃色者,為牯牛嶺鳳仙花和齒萼鳳仙花;花色紫紅者,為窄萼鳳仙花;花紫色者,為睫毛鳳仙花。均為蒴果,內藏種子,靠果殼的彈力傳播。成熟時,輕輕一碰,“叭”的一聲,果裂子飛,趣味盎然。
   卷柏。又名九死還魂草。卷柏科,多年生草本。多分布于景區的黃獅寨、楊家寨、十里畫廊等地的懸崖和石縫中。植株525厘米,莖直立,黑褐色,小枝叢生,扇形分叉,呈輻射開展,姿態優美,形如古松。耐旱,體內含水量5%時仍能保持生命活力。天旱時,樹枝蜷縮成團,葉綠消失,萎蔫如死;吸水后,枝葉重新伸展,葉綠復活,生機不減。是盆景點綴的理想材料和珍貴中草藥。
    臘梅。臘梅科,落葉灌木。索溪峪、楊家寨景區內有野生分布。銀裝素裹季節,百花均謝,臘梅傲雪屹立,凌寒獨放,成簇成叢,花香四溢。
    龍葵、黃梔子。 俗話說“節外生枝”,景區的龍葵(茄科草本)和黃梔子(茜草科灌木)即為節外生枝植物。散生于寶峰湖、索溪峪、張家界景區的山坡、路旁。二者的許多枝條和花序與眾不同,從節外(節間)長出來。這是因為二者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莖干愈合一段后,又于節間分離,新生獨立枝條和花序的緣故。
    百兩金。又名八爪龍,別名強盜搶。紫金牛科,半常綠灌木,是景區內名貴藥材。據民間傳說,舊時索溪峪一富家子弟偷盜被打得皮開肉綻,疼痛難忍,一老翁從索溪峪山中采來百兩金嚼爛敷于傷口處,片刻即止血止痛,三五天痊愈。當地百姓以其療效奇特,稱為跌打損傷神藥。
    雞血藤。蝶形花科,常綠木質藤本。花冠蝶形,暗紅紫色。分布于索溪峪的轉角樓、天子山的神堂灣和張家界的畬刀溝等地。斷其藤,劃其皮,其汁紅如血;切片浸入水(酒)中溢出縷縷“血絲”,水(酒)頓時變成雞血一般,故名“雞血藤”。其“血”為鞣酸、膠質和混合多糖蛋白等組成,具糖蛋白鏈狀分子,可作藥用。此外,還有飛龍掌血(蕓香科,藤本)以及水草、人血草(罌粟科,草本),其根、莖、葉的液汁亦鮮紅如血,均可入藥。

    更多資訊中國創業在線: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發現幾乎絕跡的名貴中草藥子上葉
(責任編輯:海諾)
頂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織夢二維碼生成器

影視聯盟  紙媒聯盟  網絡聯盟   律師聯盟  人員查詢  加盟合作  最新最熱

特別申明

部分內容源于網絡 目的在于傳播 如有侵權速聯秒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