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沉淀和包含了消費者的認可、喜愛和信任。將品牌與文化進行融合,為中國品牌構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企業故事,傳播中國品牌聲音,企業微紀錄片《態度》由此而生。 本期《態度》,講述了一位陜西的農民企業家,不忘初心,致力于研發生物農藥以減少化學農藥殘留對作物的危害,從而走出了一條現代科技農業發展之路。 ![]() 陜西康禾立豐生物科技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寶成工作畫面 “因為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知道農民的難處,也想為農民做一些事情。”這是陜西康禾立豐生物科技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寶成經常掛在嘴邊、記在心中的一句話。 2009年康禾立豐落戶在古都西安,成立伊始由于客戶基礎薄弱,缺乏專業人才和農藥產品儲備,遭到了全家人一致反對的夏寶成,第一次體會到了創業的艱辛。但想起為農民做點實事的創業初衷,執拗的他還是堅持了下來,他說,路都是走出來的。 夏寶成說:2010年到2013年,投入很大,連年虧損但我始終堅持做好農藥,做農民放心的產品。 在常規農業中,植物病蟲害防治主要依靠效果明顯的化學農藥,但隨之而來的農產品殘留超標,對水源、生態平衡的破壞等弊端已經愈發嚴重,如何解決防治與殘留的爭論,也讓被稱為"中草藥農藥"的植物源農藥進入到了人們的視線。 康禾的專家向我們介紹:“植物源農藥是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又施用于植物,一般分解快,對環境友好,幾乎沒有殘留。相對國家現在主導的食品安全,植物源農藥特別符合這一點。” 植物源農藥的出現解決了化學農藥的不足,保證了作物的高產,優質,同時也是滿足無公害產品的需求,且不污染環境的極佳選擇。 但它的原料成本與研發力量的投入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這也成為了抑制生物農藥發展的瓶頸 夏寶成說:植物源的產品是我們必然的發展方向,原則上是必須低毒、防治效果要好,對作物安全這是必須要保證的。逐步的改變農藥產業從產品的代理者到消費者用藥的一個習慣和用藥理念。我感覺做這個行業很有意思,感覺我們的產品農民喜歡用,用了效果好又回來找,我就感覺我們好像做了什么事情。特別高興。 ![]() 康禾人定期對農戶進行技術培訓 康禾人清楚的知道,產品質量就是企業的第一命脈。生產環節的層層檢驗,從外觀到內質的嚴格把關,成品出庫再次進行的抽檢,都是在努力追求產品的零缺陷,而植物源產品原料的定向定點采購,也保證了質量的穩定性。 夏寶成說:做產品就是做人品,我們始終把產品品質放在第一位。在造福農民這件事上,我們會實實在在地做下去,為食品安全把好第一道關。 (責任編輯:海諾) |